Skip to content

MCP十问十答

前言

在沟通的过程中,发现大家对MCP都不是很了解,所以快速的整理了这篇文章,希望能够给你一个整体的认识。

免费送一问:什么是MCP

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,模型上下文协议)是一种开放协议,旨在规范大型语言模型(LLM)与外部数据源、工具和服务之间的交互方式。

最早由Anthropic开发,现在已经开源。

第一问:MCP中的P,Protocol是什么

P是Protocol的缩写,表示协议。这里的协议一般指的是网络协议,比如常见的TCP/IP、HTTP等,都是一种网络协议。

网络协议定义了通信的双方如何建立连接,如何发送数据,数据格式的定义,以及错误处理等。

MCP是一个网络协议,定义了AI模型与外部数据源和工具集成的网络通信数据格式,包括使用什么传输协议,数据格式定义,身份验证方法等。

第二问:MCP解决了什么问题

MCP解决了大型语言模型与外部数据源和工具集成的碎片化问题。通过标准化接口,MCP使AI应用能够更可靠、高效地连接到不同的数据源和工具,避免了为每个数据源单独开发连接器的麻烦。

简单的说,一个工具通过MCP协议,既可以给Claude用,也可以给cursor用。工具以及Claude都不用开发第二遍。

第三问:MCP处于什么样的位置

处于模型与工具/资源之间的位置。模型通过function calling的方式调用函数,函数内部再通过MCP协议与外部工具/资源进行交互。

第四问:MCP是Anthropic开发的,其他模型可以用吗

可以。

虽然MCP由Anthropic开发,但它是一个开放协议,任何模型都可以使用。它与模型无关。如果模型本来工具使用能力不强,用了MCP后,工具使用能力也不会增强。

第五问:MCP和function calling的区别

他们两个不是一个概念。

function calling是大模型与外部数字世界的交互方式。MCP是MCP host(chatbot或者AI工具)与外部工具/资源之间的交互方式。

一般来讲,模型先通过function calling触发一个函数调用,再在这个函数调用中触发MCP请求。

第六问:MCP和之前openai的插件什么区别

非常像,不过MCP比之前的插件规范性更好,定义了清晰的数据格式、传输协议、身份验证方法等,能力也更强。

第七问:MCP和GPTS什么区别

GPTs更像一个应用市场,而且目前是给人用的应用市场。

GPTs可能和MCP server的markplace类似,不过MCP server主要是给AI使用的,不直接给人用。

第八问:MCP会成为标准吗

短期内,在模型集成外部资源与工具,MCP没有对手,并且生态越来越大。

不过不确定openai会不会支持,会不会自己搞一个规范。如果要搞一个,肯定要在设计上比MCP要更好,否则会被骂搞”小院高墙“。

长期看,MCP本身设计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复杂性问题,客户端和服务器耦合问题,分布式身份鉴权问题等,需要解决。

第九问:我们要接入MCP吗

技术看,如果内部使用,需要权衡灵活性与成本。内部用怎么搞都可以,怎么高效怎么来,MCP不一定是最优方案。不过,如果涉及和外部(比如公网)工具对接,最好还是用大家认可的协议。

第十问:国内互联网平台会接入MCP吗

国内平台比如美团、滴滴、淘宝、拼多多等,我认为短期大概率不会。他们不会给自己找一个上游。

就像当初淘宝砍断百度和微信的流量入口一样。

最后送一问:MCP适用于智能体吗

MCP不是为智能体而设计,它是为模型连接外部资源和工具而设计的。

有好几个问题没有解决,比如MCP中心化的身份认证技术,并不适合智能体之间的身份认证。MCP的CS架构(客户端服务端架构),server无法主动连接client。

如果有智能体连接的需求,可以试试我们的ANP,ANP专门为智能体而设计。

联系我们

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,欢迎联系我们。

AgentNetworkProtocol的目标是成为智能体互联网时代的HTTP。我们的愿景是定义智能体之间的连接方式,为数十亿智能体构建一个开放、安全、高效的协作网络。

ANP开源技术社区目前有25名开发者,也正在招募开发者。如果你对智能体通信协议感兴趣,无论是开发、产品、运营,都可以加入我们,用开源的方式,去定义智能体的连接与协作

联系方式:

最后,欢迎加入智能体通信协议交流群。这可能是中国第一个讨论智能体通信协议的群组,目前有两百多名协议爱好者在讨论交流。(添加我微信加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