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W3C AI Agent Protocol社区组最新进展(202506)

为了建立标准化的智能体通信协议,由ANP(Agent Network Protocol)开源社区牵头,在W3C成立了AI Agent Protocol社区组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社区组的最新进展情况。

社区组在2025年6月18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,会议主要讨论了社区组的目标、工作范围、会议机制、后续计划等。

会议纪要链接:https://github.com/w3c-cg/ai-agent-protocol/blob/main/meetings/2025-06-18.md

社区组背景与组成

W3C AI Agent Protocol社区组由ANP开源社区在W3C发起并牵头成立,旨在推动智能体通信协议的标准化进程。ANP社区发起人常高伟担任该社区组的联合主席,负责协调和推进相关工作。

目前,已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学术机构加入到这个社区组中,包括:

企业成员:

  • 华为(Huawei)
  • 谷歌(Google)
  • 字节跳动(ByteDance)
  • 微软(Microsoft)
  • 蚂蚁集团(Ant Group)
  • 中国移动(China Mobile)

学术机构:

  • 北京大学
  • 上海交通大学
  • 法国国立高等矿业-电信学校联盟(Institut Mines-Télécom)
  • 维也纳大学(University of Vienna)

这些成员的加入为社区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产业资源,标志着智能体协议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。

社区组的使命与工作范围

使命宣言

AI Agent Protocol社区组的使命是开发开放、可互操作的协议,使智能体能够在互联网上高效地发现、连接和协作。随着智能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基于互联网的活动,对支持安全、可靠和可扩展交互的标准化机制的需求日益增长。该组织旨在为新兴的"智能体网络"(Agentic Web)建立技术基础。

工作范围

该社区组将探索和定义以下关键领域:

1. 智能体间通信协议

  • 建立机制,允许智能体相互发现
  • 交换意图和能力信息
  • 协商角色分工
  • 在开放Web环境中动态建立或解散协作关系

2. 智能体身份模型

  • 基于开放标准的AI智能体身份框架
  • 支持跨域智能体间的安全、可互操作认证

3. 标准化元数据格式

  • 智能体能力、接口、目标和状态的结构化描述
  • 基于Web原生格式,支持自动推理、组合和编排智能体行为

4. 安全与隐私机制

  • 智能体跨域通信安全模型
  • 身份验证、授权、基于可验证凭证的信任机制
  • 端到端加密,保护智能体交互的完整性和机密性

5. 协议互操作性

  • 使基于智能体的系统能够利用现有Web协议和标准进行集成和协作

社区组将发布相关技术规范,欢迎AI平台开发者、协议设计者、浏览器厂商、Web应用开发者、学术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有兴趣推进开放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参与,共同构建可信、协作的智能体Web生态。

主要输出成果

社区组已经产出了两个重要的技术文档:

1. 智能体网络协议白皮书草案

文档链接: https://w3c-cg.github.io/ai-agent-protocol/

这份白皮书详细阐述了智能体网络协议的技术背景、发展趋势和标准化需求。文档涵盖了当前智能体技术发展现状、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。

2. 智能体协议技术规范框架草案

文档链接: https://w3c-cg.github.io/ai-agent-protocol/protocol.html

该技术框架详细定义了智能体协议的具体实现方案的主要模块,包括:

  • 智能体身份认证机制
  • 智能体发现与描述协议
  • 智能体间通信标准
  • 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
  • 协议互操作性设计

欢迎加入

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术机构的加入,以及技术规范的不断完善,我们有理由相信,一个开放、安全、可互操作的智能体网络生态即将到来。

社区组将继续推进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,并与业界各方深入合作,共同构建智能体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设施。这不仅将推动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也将为人类与AI智能体的协作开辟新的可能性。

我们也欢迎有兴趣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到社区组中来,共同推动智能体网络协议的标准化工作。

加入社区组链接:https://www.w3.org/community/agentprotocol/